-
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
老传统“三要三不要”,你懂了吗?今年农历三月初五,是清明节,民间俗称鬼节,实际上就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刘樱姝快过春节了,门神又要粉墨登场。有些地方供奉着“小众”门神cp组合,比如:赵云和马超、孙膑和庞涓等。
-
七夕即将到来,男朋友们可不要忘记给女朋友准备礼物,否则家里的女朋友可能是会生气的。《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
-
传说,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时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后始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古代,人们在这天要在清水河边洗涤,目的在于卫生与保健,后来演
-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节日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改变并延续至今,
-
黔东南州三穗县寨头村被誉为“中国苗族第一村”,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祭桥接龙等一系列充满民族气息的文化活动,俗称“二月二”祭桥节,寓意迎接平
-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
-
关于ostern如何演变成easter的传说有很多,最被广泛接受的是。这个女神和四月相关,四月是春天、万物更新的时节,代表了“复活”、“重生”的
-
汉代出土的交尾图里,藏着伏羲女娲的秘密从兄妹到夫妻,伏羲女娲到底经历了什么?
-
未感染新冠的居民朋友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防护习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慎聚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坚持就是胜利。
-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于公历5月5日—7日交节。《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
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小年,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祭灶、吃糖瓜等。另外,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
-
10月8日,寒露至。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天气干燥;此时节常常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躁症状;“寒露不露脚
-
随着农历小年的来临,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对于小年,人们的印象可能是祭灶、吃糖瓜等。另外,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
-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关于黎族“三月三”的来历,各个地方也是众说纷纭,但一样的都是以各种方式纪念始祖的美满婚姻
-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中国传统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的形 成,是⼀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化长期
-
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上元节是正月十五,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
-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也是传统节日。关于小年还有一场南北之争,小年在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在南方则是腊月二十四。原来,小年竟然也藏着这么隐蔽的知识,快一